近年来,郑州市中牟县委编办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原则,结合党政机构改革,同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调整事业单位布局结构,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力促事业单位“瘦身、塑身、健身”。
一是注重分类清理规范促“瘦身”。在前期清理规范、分类的基础上,对全县事业单位进行全面梳理,根据不同类别事业单位的特点,分类分批进行改革。对2家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采取撤销、人员分流的方式完成改革,不再批准设立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对57家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实施职能剥离,行政职能回归机关,原有事业单位调整为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或并入其他事业单位,共撤销承担特定工作任务已完成或履行职责法定依据已消失单位7家、更名单位67家;对即将启动的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初步评估预判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调整情况,对编制少、服务力度不够事业单位加大整合测算,确保人员编制、岗位职责等情况底数清,职责明。
二是注重职能优化整合促“塑身”。加大职能弱化、职能相近事业单位的整合力度,坚持因地制宜整合设置事业单位。将县公路管理局和县地方公路管理所整合,组建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将县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县食品药品检验所、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县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整合,组建县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将县畜牧中心、农机中心整合,组建县畜牧和农机中心;将县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县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整合,组建县住房保障和房地产服务中心,共整合布局结构不合理、职能相近事业单位10家。今后新设事业单位,按照“撤一建一、撤多建一”原则,逐步实现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履职高效。
三是注重重点领域保障促“健身”。为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公益服务的需求,推进事业单位和党政机构之间优化协同高效,该办统筹盘活沉淀机构编制资源,设立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县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中心、县招商中心、县融媒体中心、县粮食与物资储备中心、县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向上级积极申请增加中小学教师编制120名,设立中小学及幼儿园11家、调整中小学教师编制200余名;设立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医共体、探索实行公立医院编制备案管理,为教育及卫生健康系统招聘专业人员300余人,保障了民生领域的机构编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