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切实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带来的基础教育资源不足问题,整体提升基础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近期,漯河市编办按照河南省四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规定新的核编标准,以各学校在校生人数为基础数据测算,拟对各县区中小学校进行合点布局,对教职工编制重新核定和调整,切实用好、用活、用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为我市基础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一、严控总量,因地制宜。根据各县区基础教育发展需要、教育资源现状、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从实际出发,在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同时,大力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师合力流动。在不突破事业编制总量的前提下,科学核定各县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
二、科学测算,统筹兼顾。把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摆到重要位置,统筹兼顾、合理调整,着力解决学段结构、区域分布、农村教学点等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对各所学校人员编制、教师队伍结构、在校生人数等数据认真统计,对各个学校教职工编制数进行模拟测算,会同教育部门有关意见,形成详实的核编依据。
三、严格管理,强化监督。漯河市编办严格教职工编制管理,严禁挤占、挪用和截留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严禁长期聘用代课教师,严禁以各种形式“吃空饷”,严禁管理部门与中小学校混编混岗占用教职工编制。另外,不断完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机制,并根据生源变化情况,加大调整优化教育布局工作力度,确保有效利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