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委编办以日常教育防范为基础,以严控机构编制总量为关键,以严格机构编制日常管理为重点,以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为保障,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推动机构编制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
狠抓学习教育“严防”。漯河市委编办把预防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行为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全市大会传达、专题会议研讨、印制资料宣传、组织集中学习等方式,广泛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深入研究中央省市文件精神等机构编制相关政策法规,提高全市上下机构编制工作法纪意识。同时,把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纳入市委、市政府目标考核内容、将机构编制法规政策教育纳入党校和行政学院干部培训课程,切实增强各级各部门对机构编制工作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实现从事后纠正查处向事前教育预防转变。
严格总量管理“严控”。按照中央严控事业机构编制总量的精神和要求,对全市事业机构编制总量和实有人员进行全面摸底清查,科学核定市、县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总量,不断完善市、县区事业单位实名制数据库,始终确保将机构编制控制在省定限额以内;在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总量的同时,建立健全机构编制动态管理机制,结合各单位运转情况和发展需要,对确需新设事业单位或增加事业编制的,实行“机构撤一建一、编制有增有减、总量内合理调剂”,有效盘活机构编制资源,既严格控制总量,有力执行上级规定;又满足单位实际需求,促进事业发展。
紧盯日常行为“严管”。对各部门提出的机构编制事项、制定的有关文件严格把关、规范管理,对不符合条例要求和规定的事项及时指出并要求修改,确保不折不扣落实条例。严格加强机构编制日常管理,及时指导督促各部门、单位按要求落实编委决策,确保市县区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规范、运转高效;对县区补充人员实行年度总计划控制、季度分计划实施、年底专项检查的管理制度,有效约束了县区补充人员行为;对市直科级干部调整实行使用编制和职数审核审批制度,强化了科级领导干部配备的前置监督管理,有效避免了超职数、超机构规格配备干部现象;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调入调出、组织任命、公开招考、退休等变动进一步规范办理流程,及时变更实名制台账信息,做到人员有增有减,实名到位,切实增强日常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强化监督检查“严查”。把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作为强化机构编制纪律、规范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抓手,自觉将工作重心由重审批向重监督转变。建立了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常态化机制,并联合纪委监委及编委成员单位,深入县区和市直部门持续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和各项专项整治,及时纠正查处机构编制违纪违规行为。建立了机构编制责任审计和重点工作专项检查机制,对阶段性重点工作加强过程监督和进度管理,对机关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开展任中、离任机构编制责任审计,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推进,切实维护机构编制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