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鹤壁市高度重视控编减编工作,立足全市机构编制总量小、供需矛盾突出的实际,树牢“过紧日子”思想,抓实“审、管、用”三个环节,全链条管住用好宝贵的机构编制资源。
一是严格审核审批,严控机构编制增量。鹤壁市严格履行机构编制审核程序,对申请事项敢于较真碰硬说“不”,大力压减不合理的机构编制诉求。对部门职能未作大的调整、工作任务没有大幅度增加的增编申请,一律不予受理;对确需增设机构、增加编制的,按照“撤一建一、增减平衡”的原则,在机构限额和编制总量内调剂解决,既保证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不突破省批复的总量限额。
二是严格事中事后监管,强化编制使用效益评估。围绕编制使用率、工作量与职能和编制的匹配度、人员编制结构等方面,以机构编制监督为抓手,在对县区和部门开展机构编制审计工作的同时,同步推进机构编制评估工作,实现了“一查两用”。在效益评估中注重业务贯通,将机构编制报告、核查和统计等工作有机融合,全面详细掌握各部门机构编制执行和使用效益情况。同时,强化评估结果运用,将评估情况作为申请事项审核、编制资源统筹、人员编制使用的参考依据,有效推动编制资源挖潜增效。
三是严格用编审核,精准实施编制保障。针对当前财力紧张的实际,鹤壁市积极发挥机构编制刚性约束作用,将管编与管人相结合,按照“超编单位不予进人、满编单位先出后进、缺编单位严控进人、职能减少萎缩的单位严禁进人”的原则,通盘考虑用编单位职责任务、人员年龄、学历、专业、空缺编制、人员结构等,合理提出各单位用编审核意见,从严从紧做好人员招录(聘)用编审核,从源头上把控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总量,切实减轻了财政保障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