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近年来,洛阳市汝阳县委编办多方式统筹教育编制资源,创新教师编制管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严控控制总量,统筹配备编制。依照城乡一体化相关规定,汝阳县在高中师生比1:12.5、初中1:13.5、小学1:19的城乡一体化配比基础上,结合城乡偏远学校学生少、寄宿生多的特点编制分配上适当倾斜,2020年,全县共核定基础教育学校中小学教师编制4432名,其中省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4277名、县内调剂增加编制155名。严格实行总量控制,维持增减平衡,根据学校生源变化情况,经县委编委会研究进行动态调整,做到编制分配基本合理;对有空编且有合理用人需求的中小学,足额安排用编进人计划,做到有编就补。2017年以来全县新招聘教师800余人,仅2020年就招聘高中教师70人、农村特岗教师230人。
二、盘活现有存量,优化人员结构。为解决全县中小学人员结构不合理问题,汝阳县委编办会同教育、人社等部门,对全县教育单位在职人员结构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摸底调研,分类理清人员现状,杜绝“吃空饷”现象。制定政策,鼓励超编学校教师到乡镇偏远学校支教,建立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优质学校与相对薄弱学校之间的交流制度;同时,规定教师调出教育系统必须经县委编委会研究办理手续后才能离开教师岗位,坚决杜绝从教育系统抽借调教师现象。
三、用好政策增量,资源重点倾斜。每年除新增高中教师通过公开招聘外,主要通过农村特岗形式补充中小学教师,重点向农村边远乡镇学校,尤其是学生规模较小的村小、教学点倾斜,确保基本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县直学校补充教师通过设置一定条件从乡镇教师公开考试选拔产生,近几年,汝阳县每年招聘特岗教师都在150名以上。同时大力支持公办幼儿园建设,通过前期调研,摸清全县乡镇公办幼儿园现状,迅速推动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对全县乡镇22所通过改扩建、新建公办中心幼儿园,调整下达66名编制,以满足老百姓“好入园、入好园”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