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编制违规问题清理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兰考县委编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编委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等机构编制法规文件精神,认真对标对表,梳理问题情况,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突破口、切入点,以“钉钉子”精神严格落实,特别是针对总体超编问题,我们借鉴外地经验,结合兰考实际,创新整改措施,严肃机构编制纪律,探索建立“123工作法”,积极推进消化超编工作。
一、严守“1条红线”,超编单位“只减不增”
兰考县委编办高度重视消化超编工作,严控超编单位,树牢“红线”意识。对省、市有关消化超编工作的文件精神,第一时间向编委领导专题汇报,梳理超编单位情况,建立超编人员消化工作台账,扎实做好消化超编工作。向各部门尤其是满编超编部门宣传机构编制法规和超编消化政策,提高部门领导对超编问题的重视度,调动部门解决超编问题的积极性,将“单打独斗”变为“协同发力”,确保超编单位“只减不增”。
二、把好“2道关口”,超编单位“只出不进”
一是强化审核,严把“进口”。严格用编进人计划审核,对满编超编单位一律不予安排用编进人计划,严禁超编进人。按照超编单位只出不进、满编单位先出后进、空编单位按需补充的原则使用编制,确保不再形成新的超编。二是多措并举,畅通人员“出口”。纵向下放基层分流一批:通过“双向选择”,鼓励超编的县直单位人员到空编较多的乡镇(街道)任职或工作,积极消化超编人员。横向优化系统调整一批:对于部门下属部分事业单位存在的超编问题,将超编人员调整至本部门其他空编事业单位。对于部门下属事业单位总体超编问题,按照人岗相适、双向选择的原则,调整至县直其他空编单位。离岗创业辞职消化一批:鼓励编制内人员外出经商,辞职创业销编一批。企业竞聘上岗分流一批:选派科级领导或者提拔普通干部到国有企业任职,鼓励个人到国有企业实践锻炼,凡到企业任职的干部,人事工资关系转入企业,腾出编制用于消化超编。积极举荐“考”走一批:机关事业单位编制空缺需要遴选补充人员时,优先从超编单位遴选。为优秀年轻干部创造条件参加中省市组织的遴选考试。选拔县直部门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街道)任职。对于县域外在兰考工作的人员,服务期满后根据本人意愿,鼓励其调回户籍所在地工作,主动做好编制人事服务工作。自然减员及时注销一批:与组织、人社等相关部门做好对接,定期开展编制注销排查,及时办理死亡、退休、调出销编手续。及时更新超编问题台账,确保消化超编工作有序推进。
三、推出“3项举措”,超编问题“只少不多”
一是调整优化教师队伍,督促教育体育部门要建立健全教育系统内部人员交流轮岗机制,强化教师队伍管理,在不产生新的超编问题前提下,合理调配教师,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加快内部教师交流,推动师资力量合理分配。二是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加强与组织、人社部门的工作衔接,明确干部调整、人员调配必须在空编范围内进行;人员调配工作中重点关注超编单位情况,为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充实人员力量时优先从超编单位中选拔,形成消化超编人员工作合力。三是与刚性需求相结合,从严从紧把控用编。针对近年“三支一扶”等刚性落编压力大的实际,除保障退役士兵安置和现有政策性人员安置需求外,未来5年尽量减少其他政策性用编。同时,科学设置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域外人员回调用编规模,通过提高引入条件,真正把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