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卢氏县积极推动“减县补乡”政策落到实处
发布日期:2019-08-05 10:58 信息来源:中共河南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访问量:

三门峡市卢氏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有关精神,按照《卢氏县乡镇机构改革方案》要求,积极实施“减县补乡”政策,进一步优化基层人才结构,加强一线人员力量,推动编制资源向乡镇倾斜。

    一、健全机制、积极动员是前提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成立2019年卢氏县选聘事业编制人员到乡镇事业单位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及纪检监察、组织、宣传、机构编制、人社、公安、财政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人员组成专班,负责“减县补乡”人员选派的具体工作。县委常委会、县委编委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乡镇机构改革工作,并围绕“减县补乡”等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定向把脉,不折不扣落实改革任务。二是深入开展调研。由县委常委分别带队到乡镇进行调研,组织乡镇班子、中层、村党支部书记学习中央和省市关于乡镇机构改革有关精神,与乡镇人员一起就乡镇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具体问题进行认真研究讨论,确保因地制宜推进改革。三是加强政策宣传。要求各县直部门广泛宣传“减县补乡”人员选派有关政策,鼓励广大干部职工积极踊跃参与选派,到基层一线工作。注意收集掌握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做好政策宣传解释,稳定干部职工思想情绪,确保工作不断、秩序不乱、人心不散。

    二、严格程序、细化政策是关键

    一是全力保障编制资源。为全面完成“推动人员编制下沉”任务,卢氏县不等不靠,加大攻坚力度,积极破解难题。将职能弱化、分散或机构规模小的经费自理及差供事业单位进行撤并整合,加强内部挖潜,盘活编制资源。全县共确定下沉编制256名,根据乡镇地域面积、人口规模、管理任务、发展特点和实际需要,为每个乡镇补充编制10-18名,为乡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二是扎实做好人员选派。根据乡镇工作特点和需求,明确选派人员年龄在40周岁以下,统一组织笔试,并科学设置了学历层次、年度考核情况、基层工作经历、荣誉奖项、退伍军人等加分项目,通过笔试和加分进行综合评分,择优选派,确保为乡镇基层选出年轻有活力的优秀工作人员。三是分类落实人员政策。明确选派人选试用期截至2021年12月31日,试用期考核由乡镇党委政府实施。根据工作表现和考核结果,分批落实选派人员待遇:对工作成绩突出,2019年度荣获市级及以上表彰的先进个人,2020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或荣获县级以上表彰的先进个人的选派人员,提前将其纳入乡镇全供事业编制管理;试用期满年度考核均为合格等次及以上的选派人员,将其纳入乡镇全供事业编制管理;不符合以上条件的选派人员,试用期满将返回原单位。

    三、严肃纪律、公开公正是保障。

    一是强化纪检监督。县纪委监委全程参与乡镇机构改革,特别是加强对“减县补乡”人员选派工作的监督。二是全程公开透明。为方便群众和社会监督,增加选派工作的透明度,在卢氏县人民政府网及时发布报名公告、人员公示、笔试成绩、选岗及录用情况等信息,并由卢氏县纪委监委设置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三是严肃考试纪律。加强考试各环节的保密工作,考试全程视频监控,保证考试公平公正。

    7月1日,卢氏县人民政府网发布了选聘公告,7月14日进行了笔试,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