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部署要求,大胆探索、主动作为、精准发力,依规依策推进,规范有序操作,全面完成全市68家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其中转企21家、撤销32家、合并重组15家,涉及改革人员近千人,顺利实现9月底前完成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目标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改革责任。调整充实改革领导小组,市委书记亲任组长,市长、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组织部长任副组长,常务副市长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增加纪委监委、政法委、公安、法院、检察院等部门,进一步强化改革期间的信访维稳和纪律监督。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总体规划、统筹协调、督促指导。事改办参照机构改革工作模式,成立五个专项工作组,专门负责政策制订、人员安置、资产处置、信访维稳、纪律监督等工作。各涉改单位主管部门承担改革主体责任,负责改革的具体实施。全市形成领导小组统一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揽总,各成员单位、各涉改单位主管部门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了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为改革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大胆探索创新,借力推进改革。按照中央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有关精神和省委编办工作部署,结合漯河实际,利用一切可以推动改革的机会,不断助推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近年来,先后借助交通运输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党政机构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重大改革,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的原则,采取职能整合、机构撤销、转企改制等方式,将条件成熟的经营类事业单位该撤的撤、该合的合、该转的转,取得了较好的改革效果,完成了大部分的改革任务,既减轻了改革的压力,也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经验借鉴。
三、强化精准施策,确保平稳推进。按照中央和省里2020年对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的新要求,漯河市在总结以往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要求进一步完善改革思路和原则,科学制订改革方案,在时间节点、方法步骤及改革路径上区别情况,将相关政策措施精准到单位、精准到人、精准到事,确保既符合政策,合情合理,又利于改革平稳推进。一是改革政策精准。在征求组织、财政、人社和涉改单位意见建议基础上,为经营类事业单位量身打造了改革政策,形成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意见,先后提交市委编委会议、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市委深改会审议通过后,以改革领导小组名义印发。二是方法措施精准。涉改单位按照“一事一策、一单位一方案”的原则,制订上报改革方案,明确改革方式、资产处置、人员安置、时间节点等事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对方案进行深入审核和对接,确保方案合乎实际、措施科学有效。三是组织实施精准。改革方案批准后,采取现场指导、跟踪督导、当面约谈等方式,对重点改革单位实行分包责任制,现场坐镇指挥,实地解决难题,帮助县区及涉改部门理清工作思路,协调解决难题,切实做好人员安置、社保衔接、资产处置等工作,确保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完成改革任务。
四、加强督导落实,确保改革实效。改革期间,由市纪委监委牵头,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纪律监督组负责,对改革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对不按方案程序步骤操作以及恶意阻挠改革、破坏改革秩序等情况,坚决予以纠正或严肃处理,全力维护改革期间大局稳定。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改革推进情况的督导落实,结合方案规定的工作步骤和时间节点,对进度慢的该督导的督导,该通报的通报,有力保证了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任务按期圆满完成。